我是HR小黄鸭,一个爱冲浪的职场人
带你关注热搜、吐槽八卦、记录生活
HR小黄鸭保持在冲浪吃瓜的一线,咱们随便闲聊,不上升高度哟。春节长假后,正是招聘高峰期。招聘就涉及到了求职者和HR的沟通。要论其中最难的环节,恐怕要数双方谈薪资。这两天,江苏苏州一大四女生在求职时,将期望薪资填为7千到1万,没想到却遭到了HR的怒怼,并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新闻回顾
大四女生吴同学表示,自己是大四想找实习,参加校招有公司给底薪七千的,想去一线城市,就把期望薪资改成了七千到一万元,但家人想让留在身边。女生称当地不是一线城市,没有注意期望薪资,这家公司HR一上来就说“用不起,你觉得自己能拿七千到一万工资”的话,感觉很生气也很莫名其妙,之后没有理会删除了。
吴同学说:“但是父母想我留在他们身边,我家又不是一线城市,我也没有注意期望薪资。”吴同学表示,自己实在无法理解这家公司的HR为什么一上来就说这种话,“感觉很莫名其妙,也很生气”。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HR这是把自己当成霸道总裁了”
如果满足不了人家的薪资需求
正确的回复应该是
“非常抱歉,我们提供的薪资无法满足您的要求”
也有网友认为,“HR话糙理不糙”
网友热议
“互相碾压吧,一个没挨过打,一个还没挨打”
“这位HR素质不高,求职者自不量力。一般直接点不合适就可以了。”
“hr在招聘的时候,其实并不单一的代表自己,也是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是帮公司去招聘,这样说话不仅是自己素质低,连带着公司素质也被拉低了”
“不是钱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的问题”
现实中,确实存在某些招聘专员
抛开市场行情和实际面试表现
为完成公司任务在招聘时盲目压价
有时还不惜采用PUA、贬低等极端的方式
变相让对方
虽然有机会为公司省钱
但更多时候
整场招聘可能直接以谈崩或闹僵的局面收场
HR小黄鸭要在这里提醒各位企业HR
前期的谈薪环节恰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企业日后用工是否有隐患
比如以下几种谈薪的情况
就可能为后续遗留一定风险
各位企业HR一定要警惕规避
01 虚假高薪招聘
现实生活中,虚假的高薪招聘可能入职时就会被拆穿。这种违背诚信原则,在合同订立时弄虚作假的行为,直接构成缔约过失责任。轻则影响企业的声誉,重则造成对方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在所难免。
02 变相压价减薪
和虚假高薪招聘不同,谈薪时变相压价,成了有些HR为了替公司节约成本,主动或被动的选择。虽然初衷可以理解,但操作不当,直接变劝退或增加用人风险的情况也不少。也有谈薪时,达不到心理预期,入职后发现新offer工资更高,果断马上闪人的。还有被压价后心里不痛快,入职后摸鱼摆烂,认为给多少钱干多大事的……
HR怎样谈薪更容易招到对的人?
预算内,爽快给;预算外,多争取
HR如果觉察到候选人对这块很在意,且期望薪资在预算内,又和市场行情、历史薪资、能力经验值等相符合,爽快给,比闪烁其词,要好得多。如果人才质量上乘,给到中上范围或尽量争取,给到最大的溢价,也是可以的。谈薪过程中,对方看到HR为自己多方争取的诚意和努力,也会增加对企业的好感度。后续不管是人才库积累还是内推,都将成为很好的资源储备。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面对条件符合,但并非最出色的这类候选人,HR可以根据其期望薪资、面试表现、胜任力、发展潜力等指标,实事求是给出相应的薪资参考。至于是中上还是中下范围,具体因人而异。但刻意贬低、否定,变相PUA进行压价,绝对是面试谈薪的大忌。
用其他加分项弥补工资差距
当然,通过压价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保障招聘成功率,也并非毫无办法。增加薪资之外的其他补偿机制,比如提升职级、给与更多发展空间、增加福利和补贴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办法。
(新闻源: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