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HR小黄鸭,一个爱冲浪的职场人
带你关注热搜、吐槽八卦、记录生活
HR小黄鸭保持在冲浪吃瓜的一线,咱们随便闲聊,不上升高度哟。员工患病,在享受完法律规定的医疗期后,拒不返岗的,公司能否直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案件回顾
郝某(化名)是某公司员工,2014年7月双方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1年9月,郝某因患病开始休病假。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按照郝某本人的实际工作年限,可以享受的医疗期为18个月。2023年3月医疗期届满后,郝某未到公司上班。
某公司多次微信、电话通知,还先后三次发出书面通知,要求郝某按照公司制度履行休假审批手续,如无法提供医院诊断证明或休假建议应返岗上班或协商调岗事宜。郝某收到通知后不予回应或称因身体情况无法返岗上班。
2023年7月22日,某公司就解除与郝某劳动合同通知工会并取得同意。
同日,某公司向郝某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以郝某医疗期满后未返岗,对公司协商调岗亦不予回应为由,依据法律法规解除与郝某的劳动合同。郝某认为某公司系违法解除,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裁决
认为某公司解除与郝某的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某公司违反法定程序,系违法解除,裁决某公司支付郝某经济赔偿金14万元。公司不服仲裁结果,遂向法院诉讼。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医疗期届满后,郝某面对某公司多次微信、电话通知及三次书面通知,未能提供医疗机构的休假条,且未返岗从事原工作或与公司协商调岗从事其他工作,某公司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解除劳动合同。
但,某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时存在未提前30日通知的程序瑕疵,但该程序瑕疵可通过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即“代通知金”加以补正,并不影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解除劳动合同亦不因此而归于违法。同时,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最终,郝某入职某公司至离职的工作年限按19.5个月计算,月工资以双方确认的3821元/月为准,法院一审判决某公司支付郝某经济补偿金7万余元及代通知金3821元。郝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医疗期的设置主要依据的是工作年限
未将疾病严重程度作为
确定医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
且最长不超过24个月
法定医疗期满
如果劳动者已经治愈并能够从事原工作
则在实务中一般不易出现争议
如果劳动者在医疗期满后
存在未及时到岗或无法胜任工作的情况
则需要用人单位妥善处理
否则容易引起争议
甚至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给企业管理带来被动
建议企业妥善做好医疗期员工管理
在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制订相对完善的休息休假制度、薪资制度。针对不同员工设置差异化的病假工资结构,做到降本和公平兼顾。根据法律规定,核算员工的医疗期,并及时足额发放病假工资,避免拖欠。
2.跟踪医疗期员工的治疗休息情况。在医疗期满时,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确认其身体状况能否继续工作,是否需要进行调岗。如认为员工身体状况无法胜任工作要求,应及时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保留协商记录。
3.在与员工协商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岗位的合理性,审慎行使企业经营自主权,避免被认定违法。
4.员工医疗期满后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回到岗位,企业应按照询问原因-通知到岗-告知违纪情形和处罚依据-通知处罚的程序逐步进行,避免直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