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HR小黄鸭,一个爱冲浪的职场人
带你关注热搜、吐槽八卦、记录生活
HR小黄鸭保持在冲浪吃瓜的一线,咱们随便闲聊,不上升高度哟。这几年,因病假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孕期女职工泡病假、患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的职工,申请长期病假引发的争议更是屡见不鲜。一起来看看这桩案例。
案例回顾
陈某于2015年4月入职某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称资产公司)从事售后服务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
2016年6月陈某怀孕,同年7月至9月30日期间,陈某以孕酮偏低、孕期出血导致先兆性流产需卧床休息为由,先后凭某A医院和B医院出具的诊断意见书,通过微信方式向资产公司申请3次病假,共计65天(最后一期病假期间为9月10日至9月30日)。
9月16日,公司人事经理听闻陈某在外逛街的消息。当日,致电陈某,要求其在9月30日之前,根据规章制度要求补交3次就医的挂号发票、病历记录、检查报告、用药清单等就医资料,并补办书面请假手续,否则视其为虚假病假。陈某当即回复公司其只有病休证明,没有就医资料,因尚需卧床休息,无法到公司办理书面请假手续。之后,陈某继续在家休息,未向公司解释为何没有就医记录的原因。
9月30日,资产公司以陈某骗取病假65天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2016年10月10日 ,陈某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某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法院审理过程:
陈某观点:没有就医记录是医生认为其病情简单只需卧床休息,无需进一步检查和用药,便直接开具了病休证明。公司认为病休证明有假,公司应当提供证据证明。
公司观点:资产公司则表示,规章制度明确规定申请病假必须提供详细的就医记录,陈某无法提供,就属于违反规定,故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另,公司的规章制度经民主程序制定并由陈某签收。
处理结果:仲裁委驳回陈某的仲裁请求。
员工拥有身体健康权
病情属实且有专业医疗机构
开具的病休证明及完备的就诊记录
企业理所应当审核批准病假
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医院基于人情等因素
开具虚假病假证明的情况
HR小黄鸭建议
企业审慎认定虚假病假
加强对病假真实性的事实调查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
为合理防范少数职工恶意病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1.建立严格规范的病假管理制度,明确申请病假的条件、所需提交的材料(病假申请书、挂号发票、病历记录本、医药费单据、检查报告、病假证明等)、请假的流程等;
2.确立病假合理性复查制度,明确企业有对职工病假到第三方医院进行复核的权利;
3.建立企业对员工的病假探望制度,既体现企业的关爱之情,也对职工病假休息情况有一定了解。
4.明确职工虚假病假的责任,规定虚假病假以旷工论处或病假天数达到严重违纪情形的,企业可以无偿解除劳动关系,并采取有权要求员工返还病假工资等救济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