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员工年底离职,要给他发年终奖吗?附最新最全个税税率表

2023-11-27 10:21

最近很多小伙伴又在后台私信问嗖嗖酱关于年终奖的相关问题:


发年终奖前员工离职了,还需要发吗?

年终奖和13薪有什么区别?

年终奖发放,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赶紧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员工年底离职,要发年终奖吗?


先看一则案例:

小张在某保险公司担任战略部高级经理一职,后来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决定撤销战略部,小月所任职的岗位因此被取消。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等事宜展开了近两个月的协商,未果。


公司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协商达成一致,向小月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小张不服,经劳动仲裁程序后起诉要求恢复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并诉求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年度奖金等。


公司《员工手册》规定:年终奖金根据公司政策,按公司业绩、员工表现计发,前提是该员工在当年度10月1日前已入职,若员工在奖金发放月或之前离职,则不能享有。


本案的争议焦点系用人单位以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依据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不符合员工手册规定的年终奖发放条件时,劳动者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年终奖。


二审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有权自主确定奖金发放与否、发放条件及发放标准,但是用人单位制定的发放规则仍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对于在年终奖发放之前已经离职的劳动者可否获得年终奖,应当结合劳动者离职的原因、时间、工作表现和对单位的贡献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最终判定公司支付小张年度年终奖。


嗖嗖酱解析: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劳动者不能享有年终奖,但:

1、劳动合同的解除非因劳动者单方过失或主动辞职所导致;

2、劳动者已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3、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的工作业绩及表现不符合年终奖发放标准。

因此,在这类案件中,法院是支持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的。



02

年终奖和n薪(13薪/14薪等)有什么区别?


性质不同!


年终奖是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其本质上是奖金


而在实际操作中,年终奖与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员工的绩效评定有关,年终奖是企业根据全年经营情况和员工的全年绩效考核评定,向员工一次性发放的奖金,根据绩效考核评定不同,奖金数额也不同。


n薪也就是打工人所共识的13薪/14薪,也称“年底双薪”。是用人单位按照约定多给员工发放一个月工资的奖励行为。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企业必须支付员工13个月的工资。


但是,很多企业都会在《员工手册》中规定:只要在公司工作满12个月,那么在年底的时候,就可以享受第13个月的工资。因此,在本质上,年底双薪属于工资的一部分。


13薪的发放具体看用人单位规定,有些企业会在每年第12个月时,向员工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也有企业以12个月为一轮,当员工工期满12个月时,发放十三薪。如果企业有发放第13个月工资的规定,那就必须在约定时间支付给员工第13个月的工资。



03

最新最全个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征收方式


征收项目

征收方式

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

预扣预缴

汇算清缘

工资、薪金所得

按月

属于综合所得,按年度合并计算

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不办理汇算清缴

劳务报酬所得

按月或按次分项计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经营所得

按月(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不办理汇算清缴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项目

预缴

汇算清缴

居民个人

综合所得

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在次月 15 日内

次年3月1日至6月30 日

非居民个人

工资、薪金

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在次月 15 日内

不办理汇算清缴

劳务报酬

稿酬

特许权使用费

经营所得

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

次年3月 31 日前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在次月 15 日内

不办理汇算清缴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个税税率表】


(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税率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三)综合所得税率表

综合所得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36000元的

3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注:

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四)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五)经营所得税率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30000元的

5

2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嗖嗖一下 快人一步
填写表单即刻安排专家与您联系
预约乾通嗖嗖专家
×
立即预约体验
我们会尽快电话与您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