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HR小黄鸭,一个爱冲浪的职场人
带你关注热搜、吐槽八卦、记录生活
HR小黄鸭保持在冲浪吃瓜的一线,咱们随便闲聊,不上升高度哟。一般来说,员工如果以假学历入职,公司发现后以欺诈为由认定合同无效,解除劳动关系是合理合法的。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位员工学历系伪造,法院却判决公司赔20万,到底是怎么回事?
案例分享
宋某在公司入职已有一定年限,后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宋某的岗位为总监。
但在一年后,公司发现宋某多次违反公司章程,向宋某发布书面警告处分。同时公司查询宋某学历情况,发现宋某学历作假。公司以宋某学历欺诈及已收到几次书面警告为理由,按照公司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宋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近20万。公司一直上诉到中级法院,二审法院依然判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院的理由是:诚信、公平都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员工有如实提供入职信息的诚信义务,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资历亦有注意审查的义务,所以虚假学历对劳动合同效力的影响应有一个合理期限,不宜在劳动关系持续很长时间后仍作为劳动合同无效或者解除合同的事由。
这个案例中
员工在工作出错被书面警告处分后
公司开始调查其学历问题
“翻旧账”才发现了员工的学历造假
也
网友热议
“这入职时候就应该审查仔细的,人事工作不到位”
“虽然学历不一定等于业务能力,但是这种学历造假还是不可取”
“这员工虽然拿到了赔偿,但是之后在圈子找工作也不容易了”
针对员工伪造学历入职,企业能否直接开除
目前裁判的标准极不统一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要看具体的情形来判断
并不能因为对方存在过错
企业就能随意进行单方解除
一旦处理不妥
很有可能会面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风险
致使造成更大的损失
那么,
企业该如何规避伪造学历和简历的员工?
1.企业事先制定具体的录用条件
要将每个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应聘者相关信息,包括学历情况、身体情况、工作经历等内容,写进录用条件。同时,企业也可以直接写明,提供虚假简历、虚假身份证的,属于欺诈,为不符合录用条件。并在入职时就向劳动者公示送达,取得其签字同意的书面文件进行留存,以免后续面临风险举手无措。
2.入职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HR等有关部门要对录用员工的身份资料进行基本核查,并审查其资格证书、体检报告、工作经历、有无竞业限制等以防因大意踩雷。对于比较重要的岗位,必要时可申请录用人员的书面授权,对其进行全面背调。
3.说明作假需承担的风险
企业可以事先告知相应的责任,要求新员工签署保证提交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若提供虚假信息成功入职,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避免后续纠纷。企业也可以在员工手册及内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