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员工因“饭量太大”被解雇要求赔偿,法院调查发现竟是”劳动碰瓷“

2023-06-19 10:14

我是HR小黄鸭,一个爱冲浪的职场人

带你关注热搜、吐槽八卦、记录生活


HR小黄鸭保持在冲浪吃瓜的一线,咱们随便闲聊,不上升高度哟。现在大家看到一些企业辞退员工的新闻,首先想的肯定是企业的责任。然而,有些时候并不是这样,有些员工竟然“劳动碰瓷”。


案情回顾


据报道,深圳一员工刘某入职一家餐厅两天,称被用人单位解雇,辞退理由竟是“吃员工餐饭量大”。

随后,该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两日工资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但法院驳回了他的诉求。


经调查发现,2017年至今,该员工在深圳法院涉及10余宗劳动纠纷案件,案涉多个用人单位,均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二倍工资差额等。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在某餐厅工作仅两天,尚未办理入职手续。刘某多以消极怠工、主动找茬等方式,诱导用人单位对其作出辞退处理,然后向用人单位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也就说,这是典型的“劳动碰瓷”,即专门利用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用工不规范的管理漏洞,故意制造劳动争议。目的就是让用人单位自认倒霉、花钱消灾。


估计很多网友都和HR小黄鸭一样

一开始被“饭量大遭辞退”的表象所迷惑

哪有餐饮店家嫌弃员工能吃的?

然而事实却是“劳动碰瓷”


网友热议

"看来这属于员工,好吃懒做了,不想正路子“

“这得多能吃,被7家公司辞退、劳动仲裁,肯定是碰瓷了”

“一年仲裁7次,是他无赖呢,还是找工作眼光不好呢“

“涨知识了,第一次知道还有”劳动碰瓷“


什么是“劳动碰瓷”?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中时常发生不诚信诉讼的情况,个别劳动者专门利用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用工不规范的管理漏洞,故意制造劳动争议,俗称“劳动碰瓷”。这类行为浪费了宝贵的劳动维权资源,扰乱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侵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常见的“劳动碰瓷”情况

① 故意不签劳动合同,向企业索赔二倍工资;

② 在工作时故意受伤甚至“自残”,索要工伤赔偿;

③ 不辞而别,过一段时间要求企业支付工资;

④ 主动放弃社保,事后向企业索要补偿;

⑤ 利用制度漏洞,故意让企业辞退索赔违法解除赔偿等。


HR小黄鸭认为,归根到底

产生“劳动碰瓷”现象的根本原因

还是一些企业用工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

给了一些人走歪门邪道的可乘之机


企业如何避免“劳动碰瓷”的发生

① 有效时间内签订劳动合同;

② 有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要注意保留证据;

③ 签订劳动合同时,可找见证人在场;

④ 辞退劳动者,需掌握足够证据方可辞退。


最后,提醒用人单位,要树立规范用工观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减少劳动用工风险,让“碰瓷者”无机可趁。同时,提醒劳动者维权应遵循合情、合理、合法原则。劳动仲裁或诉讼等维权方式,只是权利的救济通道,绝非不劳而获的捷径。


嗖嗖一下 快人一步
填写表单即刻安排专家与您联系
预约乾通嗖嗖专家
×
立即预约体验
我们会尽快电话与您联系
*
*
*